今年以来,中国与周边和亚太国家各层级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,友情更加巩固。习近平主席对越南、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访问,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发展势头。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全面完成,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。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就加强贸易投资合作、区域及多边合作,以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达成广泛共识。
近日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(APEC)第三十一届贸易部长会议上,各方重申将继续全面落实《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》,推动构建开放、活力、韧性、和平的亚太共同体。各方还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、亚太自贸区建设、数字经济、知识产权、供应链联通、人工智能、服务贸易、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领域达成系列共识,承诺继续深化合作。
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
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,亚太经合组织现已成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、领域最广、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。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,中国已成为大多数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。
记者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,今年前4个月,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货物进出口总额达8.36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。其中,对亚太经合组织出口4.85万亿元,同比增长5.7%;自亚太经合组织进口3.51万亿元,同比增长0.6%。
“数据表明,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。”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分析称,中国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,也同其中的很多成员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。这些合作机制为亚太经合组织进一步深化合作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。
本届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上,中方呼吁各方要秉持开放、普惠、包容原则,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合作,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。多年来,中国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提升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。截至目前,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.3%。
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许维鸿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,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,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、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
“中国始终积极倡导亚太经合组织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,在扩大成员彼此之间开放的同时,促进整个亚太地区对世界的开放。”在许维鸿看来,未来中国将继续通过推动地区合作机制的优化与整合,从而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。
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
本届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上,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对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等表达高度关切。各方强调世贸组织的重要作用,支持尽早将《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》纳入世贸组织法律框架,同意推动世贸组织进行必要、有意义的改革,并共同推动世贸组织第14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务实成果。
在张建平看来,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并行,以世贸组织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受到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冲击。既有的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已不能满足当前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新要求,特别是中间品贸易发展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诉求、国内政策同国际标准融合、如何保持国际监管一致性等新要求,凸显出世贸组织改革的紧迫性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要性。
在全球经济动荡中,中国不仅被视为稳定的合作伙伴,更是自由贸易体系的捍卫者。在本届贸易部长会议上,“团结合作”与“区域突破”成为关键词。与会各方在联合声明中一致表示,要深化地区自贸协议和推动供应链协作,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。
“为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,各国应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、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、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。”张建平认为,就亚太地区而言,域内各经济体应在增强价值链自主可控的基础上,提升价值链的相互依存度,以合作共赢应对“脱钩断链”逆潮。同时,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,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。
张建平表示,未来应鼓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等机制性合作。亚太区域各国应继续推进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,使其成为引领RCEP未来升级、提升亚太区域在全球价值链协作中作用的新平台。与此同时,域内各国要高标准推进RCEP实施,发挥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、投资增加效应,扎实推进深化全球最大一体化市场建设。